媒体人
写作者

有谁不是穿过荆棘才走得到远方

晚上跟一个即将离职的同事吃饭。

她在公司时,因为不同部门,工作也没太多交集,所以交流寥寥。只觉得是个活泼又朴实的姑娘,工作积极,声音甜美。她喜欢只以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来称呼大家,刚开始有些不适应,以为是擅于周旋、八面玲珑的女孩子,于是冷淡处之。我总是不习惯在跟陌生人相识之初就打的火热,如果对方极力想要亲近,就会冷淡后退,有时这会让对方觉得受伤或不解,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。但我一般会默默观察对方一阵子,如果觉得可交,反而会主动接近。但这样太过慢热的结果就是,你可能会错过一些本值得与之珍重交往的人。

这个姑娘便是差一点错过的那一个。

同事的三个月,我看着她从热情满满到失望无奈,最终选择离开。在距离刚要近一些的时候她就要走了,多少有些不舍,于是邀请她一起晚饭,也算做一个告别。

公司楼下的广式粥店总是满座,精致的小份点心摆了满桌。酒过三分,饭过五味,骂过老板,聊完八卦后,说到家庭。

是的,这是每个漂泊在外的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,也是最容易引发共鸣的话题。所以每每在饭桌上都难免提及。

但我对她多少有些好奇。她是本地人,却坚持自己租房在外面住。起初以为是想要过独立的生活,她一开口,才知道背后的种种。

她的母亲在生弟弟时难产去世,那时她刚初中。父亲一个人难以抚养两个孩子,于是央求她的姨妈领养弟弟,但姨妈的丈夫甚是不满,为此总是吵架。后来夫妻矛盾殃及孩子的生父,也就是她的爸爸。日日上门吵架闹事,鸡犬不宁,邻里侧目。她从涉世未深、养尊处优的女童变成整日抑郁不发一言的少女。每个人见她都欲言又止,最后只好抛下意味深长地一句:你要照顾好弟弟啊。而她的悲喜,从无人问津。

后来父亲再娶,组成家庭,她却从此永远地没有了家。她口中的“那个地方”只是一个旅店,从未有一丝容留她休憩的意愿。父亲给出了财务掌控权,对她除了歉疚,什么也做不了。

这样的故事也许并不稀奇,她的遭遇也未见得多么凄惨。但她在最后说的话让我对这个瘦小娇弱的姑娘有了新的认知。

她说,我抑郁过很久,我想不通生活为什么瞬间从天堂到了地狱。但后来我又想说,一直沉浸在悲伤里面有什么用呢?我得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不是吗?至少我有个对我好的男朋友,可能他还不够爱我,但没关系,我可以培养啊,没有爱我就寻找爱,没有快乐就寻找快乐呗。我得活的高高兴兴的。

就是这样。没什么煽情,也没有言之凿凿的励志言论,她就这么努力地、高兴地生活着。租住房有虫子,被咬了满腿包,就一个人去医院开点药。每次被老板训完,就出去抽根烟呆一会,然后继续兴致昂扬地加班写策划案。出差没有星级饭店单人间,就乐乐呵呵地跟同事挤一张床“增进感情”。

所以,我们还有什么可矫情的。谁又比谁活的容易一些呢?

分开时我对她说,还好没有错过这顿饭,到了新地儿打个招呼,如果换号也记得告诉我。

她在初秋夜晚的公交站牌下,大声地回答:得嘞!

(注:图片来自网络)

doubanclaim5a4da19e0e87376f




评论(2)
热度(18)
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